總網頁瀏覽量

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

西嶼-漁翁島燈塔、西台餌砲

就從澎湖本島最遠的西嶼鄉之最遠的觀光景點開始介紹吧~


在前往外垵的路上會經過內垵遊憩區

這是內垵遊憩區入口旁的大石頭  (旁邊有有天人菊耶~ )
















停下來看內垵村的外海風景  (漂亮吧!)





 
以前沒有這個下面這個路標時,很多觀光客都會走錯路






 
漁翁島燈塔旁有一處非常大的仙人掌群!!!








西嶼燈塔又稱漁翁島燈塔
在跨海大橋建造之前,馬公市地區的人只知道另一邊的這座島上晚上有燈火、有許多漁夫,所以以前人都稱今天的西嶼鄉為漁翁島


漁翁島燈塔(中稱:西嶼塔燈、漁翁島燈塔係關務司英國人循荷蘭人所稱)位於台灣澎湖縣西嶼鄉西南端,為台灣最古老的燈塔,屬中華民國財政部關稅總局管轄。本燈塔下轄有3座燈塔燈桿,即查母嶼燈塔浮塭燈桿海墘岩燈桿。(轉自維基百科)


地址西嶼鄉外垵村195號
電話(06)998-1766
開放時間9:00~16:00;休息:週一


要注意閉館時間喔!很多觀光客都是下午4:00之後才到,常常只能站在外面看而已




裡面是管理員宿舍跟展覽室




 

展覽區
牆上掛的是全台灣燈塔的照片喔~
裡面有燈塔沿革歷史和燈具的展示





 
網路上說"這才是真正的燈塔吧!" XD




 
生鏽+碎掉的痕跡,可以看出這燈塔的歷史有多久了~



 


燈塔若突發狀況沒燈時,還有霧笛可以警告沿海的船隻



 


燈塔庭院內一共有3座鑄鐵霧炮




 


因為我是西嶼人,所以我知道中午不會有人頂著大太陽去

所以我拍出來的照片裡沒有半個觀光客!哈哈哈~





還有一個神祕的門
我記的我國小的時候這個門是有開放的
後來聽管理員先生說,因為有遊客自己亂跑誤爬而掉下去
要求政府機關國賠負責,所以這個門就封起來了
這麼門封起來非常可惜,因為西側外牆立有一座洋人的十字架碑






這是我同學以前拍的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光緒16年〈1890年〉在西側外牆立有洋人十字架碑一座,撰有"娜莉·歐德利斯科爾"「Nelly O'Driscoll」(1882-1890)之氏名。據推測為1881年至1895年之守塔員籍哈拉利夫婦女兒之墓,1890年哈拉利夫婦育有一女兒瑪莉八歲病逝[4]。瑪莉之名可能是Nelly(娜莉)中譯之誤、而哈拉利可能為英籍守塔員之名。當時亦有另一對守塔員為俄羅斯籍比斯蒙斯基夫婦[4] (轉自維基百科)



 

其實在前往漁翁島燈塔的路上還有一個歷史課本上會看到的景點

西台餌砲是個常常被忽略的景點

課本上看起來都小小的一個,結果近看超級大的!!!

這個餌砲應該是民國後才用水泥重新整修的,才會看起來這麼完整

二次世界大戰其間,台灣及澎湖仍為日本佔領,美軍以強勢的武力欲逼日本就範,猛烈的轟炸日本於東太平洋的軍事據點,澎湖,在當時也是被轟炸的主要地區之一。日軍於虎井設有『南進指揮所』,是為一重要的軍事設施,也是美軍強力轟炸的目標之一。正所謂,為了要反制美軍,日軍就在『西嶼』南方高地上,用水泥蓋一座假大砲,誤導美軍,轟炸機飛官誤以為是『南進指揮所』的設施,便在此地投彈。(轉自網路)




看那面牆,晚上會有彩色的燈喔~ 只可惜我沒拍到~
(外垵村以前的舊名叫外塹,以後會介紹外塹、內塹的由來)


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

澎湖縣花‧天人菊


「天人菊」為澎湖縣縣花,澎湖地區氣候炎熱適合天人菊生長,因此到處都有許多野生天人菊。

天人菊原產於北美洲,耐風、抗潮、生命力強韌,也是良好的防風定沙植物,還有黃、橙黃及橙紅色等花色,花期從晚春一直持續至晚秋,炎熱氣候的澎湖正是適合天人菊生長的地區,來到澎湖旅遊處處可見滿山遍野的天人菊花叢聚落,這也是澎湖有了「菊島」之稱的由來,許多戀花、喜歡賞花的遊人,千萬別錯過捕捉澎湖天人菊的小小可愛倩影。

澎湖戀戀菊花澎湖六大元素包括:「陽光、沙灘、仙人掌、風力、玄武岩」以及「天人菊」。澎湖滿山遍野之間開滿了天人菊,澎湖因而有了「菊島」之稱,橘紅色的小花也被定為澎湖縣花,處於四面環海鹽分極高的惡劣氣候,仍然能夠綻放出美麗的花朵,正是表現出澎湖人天性,不因惡劣的環境而屈服,如同天人菊花語「協力、團結」象徵了「澎湖人與大自然搏鬥的堅忍毅力」。

天人菊的花屬「頭狀花序」,「一朵花」其實就是「一束花」,因為裡面包含了許多舌狀花與筒狀花。外圍的舌狀花色彩繽紛,有如吸引昆蟲前來的停機坪;中間的筒狀花長得像小圓球,當舌狀花凋謝後,這個部位就會發育成果團,裡面的種子再隨風飄散,落地生長。此外,有些天人菊的舌狀花會長成管狀,看似彎彎的小喇叭;有些變種天人菊整朵花皆呈嫩黃色,別具韻致;還有天人菊的葉子與柔毛,也是值得觀察的地方。天人菊全株有柔毛,可以防止水份散失,這是天人菊能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的主要原因。天人菊的葉呈細長形,花為黃紅雙色,少數為金黃色,花莖長而直立;種子隨風飄散,落地生長。能耐風、耐旱、抗潮、生性強韌,是良好的防風定砂植物。


【天人菊小檔案】‧俗名:野菊花
‧別名:忠心菊、虎皮菊、老虎皮菊
‧學名:Gaillardia pluchella Foug
‧型態:
一年生草本。為澎湖縣縣花。高約20~60公分,全株被柔毛。葉互生,倒披針形,長10公分,全緣或波裂狀。夏季開花,徑約5公分,舌狀花冠3中裂,管狀花裂片銳尖,管狀花黃色或末端紅色;舌狀花紅色末端黃色,或完全為黃色或完全是紅色。瘦果有4稜角,長約2~3公分。冠毛為鱗片狀,5~7片。
‧用途:優良庭園花卉,經常用於花壇、花徑或切花,也可以盆栽觀賞,或是砂地綠化、美化、定砂草本植物,如道路兩旁、安全島、坡地、濱海遊憩區美化。
‧養殖:性喜溫暖,生育適溫約10~25度C。生性強健,耐旱、耐風,抗高溫,適合地勢高燥而不易給水之地栽培。
‧繁殖:繁殖採播種法,秋、冬、春3季均能播種,但以春季最佳,種子發芽適溫20~25度C,將種子撒播於疏鬆土面,保持濕度約經1~2週能發芽。



P.s由於天人菊是夏季開花,所以有些觀光客在秋季或淡季時,只能看到少許的天人菊~


資料來源:http://tw.travel.yahoo.com/topic/tw-travel.yahookimo.com.tw/12584163161859

圖片來原:http://www.ptjh.chc.edu.tw/~ptjh/plants94/main980310.htm

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

全球十大秘密島嶼,【澎湖】入選為第七

全球十大秘密島嶼,【澎湖】入選為第七


全球十大秘密島嶼,【澎湖】入選為第七
被背包客列為聖經必讀書籍的「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」雜誌,
將【澎湖島嶼】列為2011年最該去的十大世外桃源島嶼之一,
浪漫雙心在碧綠海水映襯下,更突顯出這是《澎湖七美的石滬》,
或者《跨海大橋》映照的夕陽餘暉,這一幕幕,讓國外旅遊雜誌名列第七,
刊物評為是景色優美、懷舊風情的地方,而且還是綠蠵龜的繁殖地。

2011年十大世外桃源島嶼如下(順序與名次無關):
一、葉門的索科特拉島:
這裡是「地球上最像外星的地方」,物種豐富,擁有數千種獨特的動植物,
還包括會滲出紅色樹液的「龍血樹」。
二、澳洲的托雷斯海峽群島:
有兩百七十四座小島,保留獨特的部落文化。
三、日本的八重山列島:
由西表島、竹富島和石垣島等組成,充滿加勒比海風情,
並以傳統琉球小屋建築、露天溫泉聞名於世。
四、法屬圭亞那的救世島:
許多人聽過「魔鬼島」,卻不知道在那裡,
這個距離圭亞那海岸 十一公里 的小島便是。
前往該群島的唯一方式是自本土搭快艇,且島上只有一間旅館。
五、南韓的鬱陵島:
這裡號稱沒有汙染、沒有小偷、也沒有蛇,是踏青的好地方。
六、巴拿馬的聖布拉斯群島:
由三百位十五座小島組成,這裡沒有旅館,
只能住民宿,吃的是漁民打回來的海產。
七、台灣的澎湖列島:
是台灣第一大離島,由九十個大小島嶼組成。
Lonely Planet形容,「如果台灣是另一個中國大陸,那麼澎湖就是另一個台灣」。
澎湖風光優美,保留了台灣傳統文化,牛車、捕魚石滬、石牆圍田、玄武岩懸崖、媽祖廟等都值得一看。
澎湖也是享受陽光、沙灘和海浪的好所在,每年五月到十月綠蠵龜來此產卵,繁衍下一代。
八、宏都拉斯的貝島和奧格島:
這裡曾是加勒比海海盜的大本營,現在以海洋和潛水著名。
九、越南的崑崙島:
已列為國家公園保護,天然景觀怡人。
十、烏干達的錫斯群島:
十大世外桃源島嶼中唯一的淡水湖島,位於非洲最大淡水湖中。
 




資料來源:奇摩新聞